版权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网chenfeng.com
联系电话:冯女士18385228616 QQ:980715086 邮箱:980715086@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豫ICP备13003262号
微信公众号
|
访者:傅查新昌(文艺批评家)
地点:广西南宁市陈奎霖家
时间:2012年10月30日
傅查新昌:你在大学任教,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中,你的工作肯定很繁忙。我想问的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你是怎样坚持艺术创作的?没有时间画画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障碍,如果有障碍,你是怎样解决的?
陈奎霖:我在去年秋季进入大学工作,这一年来,工作非常繁忙,因为学校有规定,新来的年轻教师必须从事两年的辅导员工作,同时担任专业课的教学。这一年里,除了上课是跟画画有关的之外,其它的所有时间,包括加班到深夜、周末甚至黄金周的忙碌加班所从事的一切,都丝毫与画画无关。许多一起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的同学,都非常羡慕大学教师这一职业。然而每当凌晨我疲惫不堪连睡前的思考都来不及做,就已进入了梦乡时,我反倒开始羡慕那些没找到“工作”的同学们,因为他(她)可以自由自在的画画。
我认为画画是一件令我身心放松的事情,它可以让我觉得时光没有虚度。每当我完成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我可以高兴一整天。长时间没有拿画笔总会让我感觉心里空空的,很不安甚至内疚。难得休息的周末,小抹几笔,就像是老朋友久别重逢,让我乐在其中。
说到障碍,也是有的。在画画时,我时常碰到许多苦恼的事情:起先几天画得很起劲,淋漓尽致。然而好像激情也会燃尽,常常在某些时候总苦于找不到内心想表达的感觉。于是我总是不顾画到何种程度就跑出去玩,找我喜欢的乐子,疯够了累了才回到家。懒懒地翻看画册,寻找大师的灵光,或是跟艺术前辈们交流,希望从他们的言语中获取理论指导和再前进的力量。
傅查新昌:你生长在边缘的广西,你不想走出广西吗?你对北漂艺术家有什么看法?最近,我听说你准备考博士,你会不会选择在北京读博士?你对北京有好感吗?
陈奎霖:从小,我就有一个愿望,我不要困死在一个小地方。我要努力使自己强大,有能力四海为家。当时父亲并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中专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要求我在一个小镇教书。我没听他的,去读一年高三考大学,我成功了。大学一毕业后考上研究生,至今在高校工作,我没觉得提升自己的路走尽了。我渴望能去到北京读博,甚至出国深造。我知道这一切有待我的努力。北漂的许多艺术家,有成功的,也有生活困苦的。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理想而执着,而奋斗。我敬佩为了理想而坚忍不拔的人们。不管成功与失败,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傅查新昌:前几年,当代艺术在中国风行时,我发现很多艺术家走火入魔,用病态的艺术语言,表现极端的对抗心理,甚至还有反人类反社会的不良情绪。从美学角度而言,你如何理解这种怪异行径?
陈奎霖:其实在大学期间,我曾苦于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除了课堂习作,创作无从下手。这时我试过用一些不知所谓的笔触和色彩乱抹一通。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要表现些什么,更别说独到的见解。我迷惑了,我认为这样的作画方式是病态的——无病呻吟!我想改变这种绘画状态。我觉得这样作画只是想尽快找到一种所谓的形式感,但它是经不起推敲,也没有任何意义的。倒不如实实在在地表现某些东西,某种想法,哪怕是幼稚可笑的。至于有些画家表现极端对抗的心理,甚至还有反人类反社会的不良情绪,我认为这是跟画家的经历和思想认识有关的。俗话说“画如其人”,画画有可能是画家的心灵写照。也许这些画家经历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或是看到一些令人愤怒的事实,画家用作品来发泄对抗的心理;或是有些画家认知上的误解和偏差才使得他有着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当然,难免有人想标新立异,爱无病呻吟。就像六七十年代的歌曲都是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而九十年代以后很多歌曲都是无病呻吟的那样。
傅查新昌:我对很多评论家朋友说过,你的艺术给人你一种美感享受,尤其是你的《单车女孩》。在杂语喧哗的文化语境中,你是怎么想到要选择这个当代主题的?是不是用女性视角选择了无处不在的女性姿态?
陈奎霖:可以这么说,因为当年父亲不是很理解我对理想的追求,所以上大学以前,我暗下决心:上大学后,绝不给家里添负担。于是我的求学生涯是辛酸的,我骑着自行车去做各种兼职,其中做得最多是和几个同学开画班,专门给准备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培训。每晚,我十一点多下班,穿过一条条黑暗的街道,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心疼自己。在夜里骑车回学校的途中,我留意了很多骑自行车的人,他们是叫卖的小商贬、夜归的民工、上夜班的清洁工、刚刚踏入社会的小青年、或是正处于求学阶段的中学生。他们和我一样,风里来雨里去,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并不是因为“低碳环保”才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他们何尝不想生活过得更美好?所以他们努力着!我也一样!我和很多努力提升自己的女孩子那样,有着一个艰辛的过程,所以在画《单车女孩》时,其实更多的是倾诉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这样的“单车女孩”到处存在。
傅查新昌:我说过,你有鼓舞人的潜力,这是我关注你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你有单纯的心灵和社会良知,从你创作的许多作品来看,似乎表现人性温暖的作品更多一些,比如你的《渔船》系列油画,最初的创作动机是什么?
陈奎霖: 在大二时曾去广西北海的涠洲岛写生,面对大海,欢天喜地,几乎把画画丢一边。在退潮的沙滩上收集美丽的贝壳、捡海螺、抓花蟹。在颇有收获的时候,在夕阳下,一艘挂满鱼网的破旧小渔船走进我的视野。更让我沉思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在安祥地补网。一双粗糙的大手和黝黑的脸庞,让我深感岁月的苍桑。老人家的小渔船伴随着他一生,跟他一样,饱经风浪、历尽苍桑。突然觉得在海边玩耍捡海鲜已不是那么开心了。倒是投向老人家和小渔船更多的目光与思考,在我的作品里一定要有他们!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去海边写生,为的是表现大二时定格在我内心深处的一阵感动……
傅查新昌:我最近发现,在你的思想史上,生命的自然观念成为思想的审美焦点,成为热烈和持久的创作课题,从而获得了有意味的艺术形式。请问你是怎样成功地把一切自然的、生物的、精神的和社会的视觉经验,转换为极富生命感的理性化审美过程的?
陈奎霖:其实我一直很关注这些可爱的人:山村里纯朴的乡亲们、海边勤劳的渔民、美丽的城市建设者民工、以及在风雨中摆摊的小商贩。他们是美丽可爱的。我总想让他们成我画面中的主角。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画家徐唯辛那样直接让人感受到矿工的辛劳,像画家忻东旺那样给人以感觉市井百姓的朴实憨厚。当然我现在做的是,通过适合我的绘画手段去表现他们生活的环境或是跟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来表达我对他们的热爱之情,赞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努力追求。这可以说是一种侧面的描述。
傅查新昌:你的油画,从不参照教条的法度,这是我所钦慕的美学追求。据我的审美判断与心理分析,你的油画艺术具有实验倾向。我想知道,你的艺术观是不是建立在生命与自然界的相互渗透,或者充满着心灵激情这个原理之上的?
陈奎霖:是的,自然界的许多人和事,都让我感动,于是我想让它们变成画面的情感符号。因为只有让我感动的事物,我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
傅查新昌:有人说,品格是行为的要素,一个有品格的人,即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有时候,除艺术创作之外,你的思想是不是找不到立足之地?
陈奎霖: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您的意思: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画品?我觉得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对艺术家的理想化要求。每个时代对品格的理解不太一样,比如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有的事,但在现代,那是不允许的,会被认为是品格低下,道德败坏。然而矛盾的是,人品和艺品并不都一致。像毕加索,一辈子有着无数的情人,就常人来说他是不道德的,但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个美术天才。很多时候我的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确实只有在画里才能给它们存在的合理性。
傅查新昌:在我看来,你画《渔船》系列油画时,心怀令人感到愉快的审美兴趣,以直接知识或情感释放的形式,表现出具有悲悯情怀的智慧识见,因此你的作品能够给予人以生命的尊严。请你谈一谈为什么画这个系列?尤其色彩在这个系列油画中是至关重要的,在人性深度和精神高度上发挥了作用。请问你是如何把握这种表现力的?
陈奎霖:前面我有谈到因为采风时看到老渔民补网的情境而触动。让我联想到,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但力量又是无穷的。在我看来,许多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乐观恬静地生存,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所以在画画时,我尽量让画面给人一种愉悦的情感。尽量用一种轻块的笔调去阐述这份并不轻松的心情。因为他们在灰色的生活当中,闪耀着灿烂的色彩。我本身是喜欢五彩滨纷的颜色,所以也希望自己在用色习惯与情感表达上尽量一致。
傅查新昌:你感兴趣的是一组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性,所以你的色彩是根据主观感受,而不是模仿实际。作为大学教师,你超越于传统艺术观念之上,不再以模仿客观世界为己任,不再刻意追求剧情的记述,也不表现晦涩的哲学内涵,你想抵达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陈奎霖:其实画画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去考虑要画成什么样,往往是开始画时,胡乱涂抹,在大效果中找想要的感觉,然后围绕其中进行深入。但是到最后完成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朦胧、不确定的感觉。
版权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网chenfeng.com
联系电话:冯女士18385228616 QQ:980715086 邮箱:980715086@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豫ICP备13003262号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