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当代艺术 > 详细内容
破解当代艺术之惑
发布时间:2013/5/27  阅读次数:1388  字体大小: 【】 【】【

――“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侧记

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它的精神何在?中国当代艺术有何特质?为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健康发展,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南京、四川、深圳等地的十几家学术研究机构的学者济济一堂,有关当代艺术的思想碰撞旋即展开。

从几十年前中国艺术与国际艺坛的隔绝,到今天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和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早已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并呈现多元并存、价值评判纷纭、创作百态丛生的当代特性。

作为改革开放后外来艺术思潮在中国的艺术实践,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今天如何界定?业界有了更为多维的思考。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艺术是一个时间概念,强调的是艺术的当下性,另一些学者则反对泛当代艺术的倾向,认为当代艺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下的艺术。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艺术是形态概念,具有媒介特征,是观念化了的艺术,是问题的艺术,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有的学者则分析了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的使用从来都与历史分期没有关联,指出当代艺术应该是一个属性概念,赞同当代艺术是“全球化时代的艺术”的定义……

观点的碰撞不止于此。改革开放后,中国美术界不但受到现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注重精神、思想深度的表达以及媒材的探索,油画创作还回归欧洲古典主义写实传统。写实主义算不算当代艺术?与会人员同样观点不一。

对于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会议取得了共识:艺术市场化给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少数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而丧失了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另外,与伟大的时代和民众的需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需要更多有足够分量的精品力作;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对新艺术媒介的运用需要加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物质世界的广度的发掘与表现也需要拓展。

创作与理论互为支撑。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始终滞后于艺术实践,并停留在概念层面上,主干建设长期缺乏。也有人认为,当代艺术在中国,正面临着如何向“中国的当代艺术”推进的关口,目前的理论自觉、批评活跃都在一种过渡状态。同时有学者提醒,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在世界艺坛的失语现象严重,理论积累过于评论化,建议研究回到理论本身,加强学科之间的互动。

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又应基于怎样的视角?范围如何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必须将中国当代艺术置于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背景中加以考察,从而理清其演变规律和精神价值。也有学者提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应该建立“大当代观”,并且要有“主体建构意识”。还有人表示,由西方艺术史发展阶段产生的“当代艺术”概念,在中国仅应作为一种参照或者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研究的主体,要照顾到更大范围的中国艺术现状。更有学者从卢浮宫把当代艺术纳入展览内容,提出对当代艺术的研究要回到其本质――艺术,因为当代性是暂时的,艺术却是永恒的。以反传统、消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自居的当代艺术,不可能外在于艺术的本质,不可能永远外在于博物馆。

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当代艺术生长的文化土壤。相信,以全球化的视野观察思考中国当代社会、透视当下百姓普遍的愿望和意志的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与世界日益频繁的互动中,当蓬勃发展。

来源:光明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网chenfeng.com

联系电话:冯女士18385228616  QQ:980715086   邮箱:980715086@qq.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豫ICP备13003262号

微信公众号